
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在埃博拉疫情中,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使命,也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最危难的时刻,他们和非洲人民站在一起,患难与共、风雨同舟。他们就是“2014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集体奖获得者:中国援非医疗队。
危难时刻见真情
2014年2月,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大陆的几内亚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三个国家成为重灾区。而且疫情正在不断蔓延,威胁着周边国家的安全。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埃博拉疫情统计,目前全球因为埃博拉疫情丧生的人数突破1.4万人,确诊、可能与疑似病例则高达数万人。这波埃博拉疫情是史上最严重的一次。
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而中国援非医疗队在此次战役中坚守阵地,协助当地政府和病毒做着顽强的斗争,努力控制着疫情的蔓延。中国还不断派医务专家前往疫区,参与此次抗击疫情的战斗。在最危难的时刻,中国医生和非洲人民站在一起,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是中非友谊的真情体现。

大爱浇筑友谊桥梁
1963年,中国应邀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从此开创了中国与非洲地区医疗援助合作新形式。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已向69个国家派遣了2.1万人次的医疗队员,使2.6亿非洲人民得到了来自中国的无偿医疗援助。仅2008年,中国援非医疗队在40个非洲国家和地区为当地120万患者实施救治,开展手术约10万例,抢救危重病人约3万人次。
中国援非医疗队,不但利用现代医疗技术在非洲救死扶伤,还将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医疗技术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办法带到非洲,诊治了不少疑难重症。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中国医疗队还尽自己所能,帮助受援国改善医疗条件,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医疗能力。
中国援非医疗队不仅妙手仁心救治患者,用50年延续不断的坚持,实践了医者对职业和人类生命的神圣承诺,更用大爱浇铸起中国与非洲的友谊桥梁,向非洲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编辑/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