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让我推荐一部音乐剧作为入门级的选择,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去看 《歌剧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吧!
这部音乐剧由法国作家卡斯顿·勒胡(Gaston Leroux)的小说《Le Fantom De
L’opera》改编而成,小说由于其富含爱情、惊悚、悬疑的元素,出版不久就被当时的法国电影创作者注意到,并且作为题材来源。中国早期著名的黑白影片
《夜半歌声》也是根据它改编。直到1986年,英国著名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把这个故事创作成了音乐剧并邀来三位主演,分别是饰演魅影的迈克尔·克劳福德(Michael
Crawford)和饰演克莉丝汀的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和饰演罗尔的史蒂夫·巴顿(Steve
Barton)。《歌剧魅影》于当年10月在伦敦Her
Majesty剧院首次公演,同年又在美国百老汇演出并获得成功,还一举拿下七项托尼奖(Tony
Awards),打破了音乐剧《猫》在2006年1月9日创下的7486场演出的纪录,成为在百老汇上演最长的一部音乐剧。至今,《歌剧魅影》依旧长演不衰,巡回多达18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观众人数逼近7千万人次,全球演出门票收入已累积达32亿美金,超过其他很多知名音乐剧,成为全球最卖座的作
品,其主题曲更是传唱至今。2004年,《歌剧魅影》被搬上大银幕,也获得了票房成功。
其实在音乐剧这个领域,我属于标准的门外汉,过去在
北京经常有机会看话剧,但看音乐剧的机会则少了很多。一方面国内没有这样的土壤,也没有很多相关的创作团体,偶尔有国外的著名剧目来公演,常常因为工作忙
就错过了。现在在伦敦就不同了,莱斯特广场附近的剧院们几乎全年无休,各种剧目一直上演,而且订票极为方便。心血来潮想看剧了,下午订票,晚上就能看到。
附近地铁站里面和莱斯特广场都有售票厅,很多当天正在上演的剧目会在开演前放出很便宜的票,最低的才十镑左右。如果你刚好在附近吃饭购物,想要插空去看个
剧,至于看哪一部没什么所谓,可以到广场的购票亭询问信息,很容易就买到便宜票。
之前询问曾经在伦敦生活过的朋友,如果想看音乐剧,哪一部
适合作为入门选择,他毫不犹豫的说,
《歌剧魅影》。不管是场景布置和灯光音响效果,还是剧情跟和音乐,都会带给你视听的超级享受,可以作为全面认识音乐剧的一个窗口。在网上订了一张周六下午
的票,Grand Circle位置的票价只要20多镑。坐地铁到了莱斯特广场,再按照Google Map的指引找到了Her
Majesty剧院。这栋建筑古典气息浓厚,墙上有一个石头的铭牌,写着“建于1917年”。先在门口的售票厅拿到了票,然后按照指示走到了三楼
Grand Circle的位置,视野比较一般,上面还有更高的Balcony区域。最好的位置是二楼的Royal
Circle和一楼的Stalls,如果舍得花钱可以买这两个区域的票。
开场之前,看到舞台上面有巨大的幕布和很多被幕布盖住的箱子,是最
开头拍卖场景的道具。开场是1911年的巴黎歌剧院,正在拍卖“魅影事件”遗留的物品。台上有个音乐盒吸引了大家视线,里面传出动听的旋律。其中一件拍卖
物是剧院复古华丽的大水晶吊灯,随着拍卖师慷慨激昂的解说词,现场忽然光电闪动,音乐骤然响起,舞台上方逐渐升起一个雕塑横梁,随着幕布揭开,巨大的古典
吊灯缓缓升起,先是越过一层观众的头顶再逐渐升空,最后停在整个剧院的半空中,第一次看的观众都被震撼的目瞪口呆。
整场演出里面场景不断变
换,演员不断挑战高音,那些经典的旋律更是直击心灵。舞台布置和声光效果堪称绝美,其中有一幕给我印象最为深刻:女主角克莉丝汀第一次被魅影带到地下湖,
舞台呈现出他们坐在船上的场景,地面是干冰制造出来的烟雾,跟蓝色蜡烛的光亮交织在一起,如梦如幻。船在舞台上慢慢的流动,美丽动人的夜景,配合着他们唱
起的歌声,令人陶醉。演出中还多次把魔术融合在场景变换中,令人惊叹。例如你看到主角已经从地面的台阶走到了地下,但马上又从半空中出现在了天桥上;魅影
的声音会在剧场各个角落回荡,感觉就在你的面前讲话,他的身影也会从二楼忽然转换到三楼;演出的最后,男主角在椅子上消失,只留下那只面具。⋯⋯
总之,如果你想选一部音乐剧作为入门级观赏,就去看《歌剧魅影》吧!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