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留学生持PSW在英工作,去年就业率高,起薪最高可达6万镑!今年面临双重竞争
文 彭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是英国实行毕业生签证的第二年,现在已经进入了毕业季,一些打定主意要留在英国找工作的毕业生,在申请毕业生签证的同时,也在为找工作奔忙。...
华闻专栏 Columns
暑期将至,居英华人家长们又开始头疼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尤其是带娃去哪儿旅行的问题。新冠疫情前,家长们有诸多选择,其中一部分家长会举家到欧美旅游或是回国探亲。然而,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
今年春,她绘著的第一本童书——《Through the Forest》先后在美国和英国出版。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她新冠疫情时期的经历。从“伦漂”到闯入英国出版圈,李一婧用了十年。
铂金禧庆典期间,女王因身体原因缺席了中间几日的活动,但仍坚持在开幕首日和庆典最后一日亮相,与民众共庆。而她的每一次亮相,都对相关文化、旅游和经济领域产生着重要的提振作用。但铂金禧年对英国经济和软实力的影响除了这些短期效应,是否还有更长远的积极效果?
6月1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在官网上宣布,在符合留学人员落户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世界名校毕业生落户上海进行特殊政策支持。就在一天前,英国也颁布了类似的政策,目的是吸引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学的毕业生来英国工作,并为他们发放工作签证,究竟谁更能吸引人才?
从6月2日开始,英国举行了一连四天的庆祝女王登基70周年庆典活动。遗憾的是,96岁的女王除了在庆典第一天在白金汉宫阳台上观看了飞行表演,以及当晚在温莎城堡点灯仪式上出现外,其余活动,她均以“身体不适”为由缺席,只能由查尔斯王子代为出席。不过,在各项活动中,威廉和凯特家的
5月30日,英国政府推出了“高潜质个人签证计划”(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旨在吸引全球各地一流学府“最聪明、最优秀”的毕业生来英国工作,并为他们发放工作签证。
为了帮助英国民众减轻因生活成本上涨而带来的负担,当地时间5月26日中午,英国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在下议院宣布了一系列惠及民生的计划。那么,约翰逊和财长的这一揽子能源帮扶计划能否真正帮助普通家庭度过生活成本上涨的危机?此举,又能否帮助保守党政府挽回民心呢?
现在距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70周年的一系列庆典活动只有10天了。英国各路商家以及机构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推出各种周边商品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据英国房产平台Zoopla的调查发现,英国目前的平均月租金已涨至995镑(约合人民币8300元),比一年前上涨了11%,达到了14年来的最高增幅。你是不是也蠢蠢欲动,想购买房产,当房东?但入市前还需结合自身情况,谨慎考虑。
最近,英国私校协会(ISC)发布的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英国私立学校的平均学费比2021年上涨了3.1%。如果你既想送孩子到私立学校读书,手头又不太宽裕,有什么办法能帮你减轻学费的负担呢?
2021年9月,Nikki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来到英国攻读MBA。对她来说,这是一段未知的旅程,有迷茫,有欢乐,有无助,当然也有温暖。Nikki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女儿,还学会了不少新技能。下面一起来看看她的故事。
本期采访对象是杨漠阳。她本科和硕士读的都是心理学,曾是一名心理测评顾问。出于对时尚的热爱,杨漠阳放弃了这份稳定的工作,转行踏入了时尚圈,先后创立了两个时尚品牌。究竟这样一位“非典型”时尚创业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据4月18日的《卫报》报道,中国钢琴家郎朗宣布,将向英国公立学校捐赠数百架钢琴,同时向这些学校提供教师培训和音乐课程。
英国通货膨胀率高企,一般来说,大型食品杂货连锁超市往往会提高商品价格,以保持一定的利润率,但是现在英国几大超市却都在大打价格战,市场格局也在重新洗牌。
本周末,英国民众将迎来一连四天的复活节假期。但有不少人发现,乘飞机出行变得异常困难。英国的新冠感染人数也在不断攀升,一些医院甚至进入了“紧急状态”。好在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有关新冠疫情的好消息传来。
本期的采访对象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MBA毕业生刘泉。她曾是一位建筑师,后来又开起了公司。过去几年中,她时常需要在不同身份中切换。从追求浪漫的艺术家到处事严谨的企业管理者,刘泉笑称自己经常处于“人格分裂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她如何找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点?又是如何熬过艰难的创
上周,安德鲁王子牵着女王的手出席菲利普亲王追思会,引起了轩然大波。昨天就有英媒报道,威廉和凯特因担忧女王与安德鲁王子走得太近,考虑在今年夏天搬到温莎居住。报道称,两人主要物色了一些位于温莎、巴克斯和萨里的学校。到底威廉和凯特给乔治三兄妹转学的可能性有多大呢?他们的择校标
最近,英国民众发现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了,不但油价、物价蹭蹭往上涨,从4月1日起,英国还将实行新的能源价格和市政税计价标准,这意味着民众的荷包又要失血了。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活在中国和英国的民众在生活成本上的差异有多大呢?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小哥Oli,对比起了自己居住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