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温文)
卢浮宫不是人类第一座博物馆,但却是第一座将藏品从巴黎的展厅摆到互联网上展示的博物馆。在1995年,卢浮宫向大众开放了官方网站。虽然在最初几年,这个官方网页上只有对博物馆历史和参观信息的简单介绍,但即便如此,2001年的网页浏览人数也已经超过了600万,而当年实地参观人数也只不过550万。
从卢浮宫发端,虚拟博物馆这个字眼已经在艺术界迅速焕发出它的魅力,只要面对任意一个互联网终端设备,人们可以随时点击进入纽约、伦敦或是罗马的著名博物馆去看个究竟。
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可以简单地归纳为收藏、展示、教育和研究。而虚拟博物馆的价值又该如何去描述?在美国著名博物馆学者斯蒂芬·威尔看来,虚拟博物馆就是以小于建造实体博物馆的投入,却能使收藏的目标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延伸。其实,数字化技术的背后所反映出的依旧是传统博物馆存在的价值所在——“为大众,为进步”。
走进虚拟博物馆,你远不仅是在享受“数字化复制”的艺术,因为它还可以为访客提供互动性的思考。虚拟博物馆从来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不像在欧洲的城市里,虽然坐拥多座博物馆,但却要让人为了考究追寻辗转往返。虚拟博物馆的背后是这个时代人类所拥有的最强大的传播工具之一,互联网搜索引擎。它的力量可以转瞬间将远古展品和现代人类思考联系在一起。
不过数字化对于博物馆来说,也有它的弊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使得人们觉得欣赏艺术变得“唾手可得”,而仿效创作也变得更加程式化。数字化的便利让人们为艺术而准备的时间少了,凝神思考的时间变短了,然而现代艺术家们却变得越来越难创作出惊世骇俗的作品。这对于人类艺术来说,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遗憾。
延伸阅读:虚拟卢浮宫开通中文版
继法语、英语、西班牙、日语之后,去年4月,卢浮宫博物馆网站中文版正式开通,中国的网民可以使用自己的母语来了解罗浮宫的历史和馆藏。通过网络虚拟畅游卢浮宫。卢浮宫网站的中文版包括“卢浮宫”、“藏品”、“展览与活动”及“参观信息指南”四个板块。在“藏品”一栏中,网站不仅提供了作品图片和相关信息,还为参观者提供了相关的路线。
2004年7月7日,卢浮宫新网站正式推出。卢浮宫把3.5万件馆内公开展示的藏品以及13万件库藏绘画制作成三维虚拟参观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