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又,诗人,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创始人,凤凰联动影业CEO。出版了畅销书《藏地密码》、《侯卫东官场笔记》、《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始皇》等,累积销售过十亿元。
《华闻周刊》:作为一个新兴的影视传媒公司,您觉得凤凰联动影业比起其他的影视传媒公司有何优势?又有何劣势?吴又:新公司的优势首先在于他很新,存在着无数可能,不像很多干了很多年的老炮公司,公司没干起来,但是活力已经不行了,形态已经很旧了,也干不出什么激动人心的东西了,想改变,企业内腐朽的力量会阻碍老板发力。而现在中国影视行业恰好处于一个风云突变的关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变化都极快,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可能烟消云散,新公司机会往往比老公司更多,因为他更容易找到准确的突破口,然后义无反顾地切入进去。当然,凤凰联动拥有大量的优质版权,因为合伙人都是中国最好的出版人,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我们的劣势就是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个行业最靠谱的人才资料,找人是最难的,所以我们都是挽起袖子自己干起来,边干边找人,目前也找到了很多优秀的工作伙伴。
《华闻周刊》:近来,凤凰联动影业发起了一系列征集剧本及合适改变成影视作品的小说的活动。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活动吗?当初为何举办这个活动?希望做出怎样的成品(电视剧?电影?网络短剧?)?
吴又:我们一直在寻找好的剧本,这是必须的。而且,版权平台化,是凤凰联动未来会持续努力的目标,相比起制作工业化、产品品牌化、营销互联网化,版权平台化才是最难实现的。有好的版权,是好的开始。没有版权,什么也没法做。
《华闻周刊》:凤凰联动影业近年来投资了哪些电影电视作品?准备投资哪些电影电视作品?对投资的作品有何征选标准?
吴又:影业成立前就投了《山楂树之恋》等,成立后投了《深夜前的五分钟》《老男孩》《匆匆那年》《昆虫总动员》等电影,以及7月80后导演五百要给我们导的互联网上单集投资规模最大的超级网剧《心理罪》第一季(一共五季),8月有高群书导演给我们导的一个电视大剧,这也是高导继《征服》《风声》之后重回电视屏幕。李碧华的《青蛇》电视剧、电影我们都在准备中。我们运作中的项目其实还有很多,影视项目的周期会比较长,一般会2-3年左右。我对投资的作品的要求,首先在于他是不是一个好的产品,先在产品上成立,然后再在制作过程中力求达到作品层面。
《华闻周刊》:无论是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还是网剧《心理罪》,都是比较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影视产品。凤凰联动影业的目标市场是怎样的?是年轻人吗?
吴又:当然是年轻人。
《华闻周刊》:除了投资和改编电视剧/电影之外,凤凰联动影业近年来还有什么其他计划?
吴又:凤凰联动的定位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全版权开发专家。也就是说,我们干的事情就是面对一个版权,对其从图书、电视、电影、话剧、游戏以及其他衍生品领域进行多层开发,把一个版权的生意集中到凤凰联动一处,让同一个团队来组织、协调、执行,无论从营销势能的叠加效应,还是从团队的协同作战方面来说,这对版权的产品化过程都会产生巨大推动力量。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是围绕着这件事来进行。
《华闻周刊》:从出版到传媒,您对市场和受众的偏好把握都十分精准,您是怎么做到把读者/观众口味的?您对传媒产品营销有什么独特见解?
吴又:我觉得首先是因为我从进入传媒行业就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产品经理,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改变过。不管是图书,还是网络剧、电视,还是电影或其他,开发任何产品的过程,我都会让自己处在一个读者或者观众的位置来体验、来感受,努力寻找消费者和产品之前可能存在的引爆点。只有你的产品成立,你的营销才成立,产品开发是营销中最核心的环节。把梳子卖给和尚那是最扯淡的说法。剩下的就是营销团队的执行。如果连执行都做不到,那就把公司关了。
《华闻周刊》:您对近年来投资的几部电影/电视作品的盈利有多大预期?
吴又:好企业都应该盈利,盈利才能活下去。凤凰联动影业还很年轻,我觉得利润过亿是一个坎。我和张小波俩个人之前做的企业盈利能力都挺强,所以我们也不会仅仅满足一般利润需求,我们确实想做出让人激动的伟大产品,做出让我们自己尊重、喜欢的伟大公司。我们会持续努力。
《华闻周刊》:凤凰联动影业投资了一些海外影视作品。公司在近年有进军海外市场的打算吗?
吴又:会有参与、合作,但谈不上进军。我觉得先把中国的事情做好,中国的市场是最值得我们开发的,中国做不好,海外能做好的可能性也近乎零吧。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