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王空降、憨豆穿越、伏地魔盗梦,星光熠熠,田园牧歌、炊烟袅袅”等画面是如此的美轮美奂。英国人用一种气势磅礴的方式欢迎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伦敦用这种方式拥抱着世界。这场奥运会开幕式并不合所有人的胃口,但却活力十足地揭开了伦敦奥运会的序幕,也吸引了中国戏剧组织者们——他们有兴趣将这场盛事打造成一部音乐剧搬上中国的舞台。
28日晚上,就在开幕式现场直播结束后几个小时,英国戏剧制作人大卫·金接到了一位北京同行的电话,询问他是否能在今年左右将这场开幕式搬到中国的舞台上。
大卫·金表示现在还只是初步接洽,会再和对方联系,商讨下一步。 “显然他们喜欢开幕式的所有精彩表演,”金表示,“特别提到了板球和披头士,还有开幕式刚开始时的动物和乡村场景。”这位制片人不愿意透露他的中国联系人的名字,只是表示,对方在中国娱乐行业工作,他之前和对方合作过。“这在商业上有些敏感,我不想任何人卷入其中。”他补充说道。
对于这样一场奥运会开幕式的形成,丹尼·博伊尔曾表示,“北京奥运会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超越的,它十分宏大,但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放了我们,让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诠释奥运会。”然而,金对于制作一部舞台剧的热情并不与其对丹尼·博伊尔制作的这台开幕盛事的个人评价相对等。在开幕式直播过程中,金在Twitter上发推文说,“在全球观众面前,糟糕地展示了英国。”
不过,他随后又表示能够将这场开幕式成功改编成舞台剧,带给中国观众。 “开幕式的有些部分我不喜欢,”他说,“我认为它缺乏整体连贯性。有些元素我个人相当喜欢——我认为火炬点火和烟花真是棒极了。我为自己是英国人而自豪,我想看到英国被最好地描画出来,但是开幕式并没有彻底做到这一点。”
“惊人、梦幻的戏剧性、异想天开”,也是美联社认为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三大关键词。尤其是最后点燃圣火的方式,7名年轻运动员点燃了所有的红花瓣,红花瓣慢慢靠拢形成一个巨大的火炬,奥运圣花就此熊熊燃起。不是贝克汉姆,不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而是英国最普通的年轻人,激励下一代,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用这样的方式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至于开幕式的授权——而不是那个奇怪的概念,将“许可权”附加给“开幕式”,不过也差不多啦——金表示,他知道这种事情该怎么处理。“当我们到这一步的时候,自然就会进行相应处理,我这边来看,不存在任何重大问题。”
目前,金管理着一家制片公司、美国的三家剧院,并在1996年创作了一部长盛不衰的音乐剧《舞之魂》。金有过一些将英国戏剧输入到中国的经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那部欢快的 《圣诞之魂》;根据《约克郡晚报》报道,该剧“以好莱坞的方式一瞥美国圣诞节的传统”,并在中国获得了成功。
“我那部圣诞剧在中国相当受欢迎,我想这一部也会成功的,”金表示,“中国人喜欢英国,喜欢我们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