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放宽公积金贷款救市
2012-06-01 00:00:00 811 0 最近,中国山东临沂、安徽蚌埠、江西南昌、湖北武汉等部分城市纷纷出台住房公积金“新政”,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等补贴措施。对此,有关政府部门称,这些“新政”是为提振“刚需”,但百姓担心会推高房价。 5月16日,在湖北武汉、山东滨州等地多个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事大厅,前来咨询、办理公积金贷款业务的市民明显增多,不少办事大厅中都出现了“一座难求”,一些工作人员来回穿梭,拿着“明白纸”向市民解释新政策。 近日,武汉市对用公积金贷款购买90平方米以内住房放宽贷款额度,最高可申请到八成贷款,只需支付两成首付。除武汉、临沂外,多个城市出台公积金“新政”。山东滨州市提高住房公积金抵押和信用贷款额度,贷款年限也由15年延长至20年。 安徽蚌埠市规定,在市区购买新建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由30万元提高到35万元。江苏常州市提出,根据公积金贷款家庭困难程度不同,给予80%至100%的贴息。 武汉公积金中心贷款处负责人胡斌说,住建部等明确支持首套房购房需求,多地公积金政策调整正好满足了这种需求。刚需人群通过公积金贷款,降低了首付压力。同时,与商业性住房贷款利率比较,公积金个贷利率低2.1%左右,购房者利息负担明显降低。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殷旭飞也认为,公积金“新政”,意在刺激购房者的刚性需求,促使房地产市场供需得以平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张东说,房地产调控政策主要在于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当前有能力购房的人群因“限购”不能买房,而刚性需求却面临较大的购房困难,因此公积金“新政”出台是必要的,也正是房地产调控朝着精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表现。 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去年底透露,全国住房公积金已累计缴存3.9万亿元,其中1万多亿元贷出去,余额2.1万亿元。 业内人士测算,公积金余额在满足正常提取、贷款并留足备付金的情况下,结余资金超过4000亿元,沉淀资金数额巨大。 随着楼市遇冷,多地发放公积金贷款额度和贷款人数出现“双下降”。公积金贷不出去,巨额存量“沉睡”,造成资产浪费,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燃眉之急”。如何通过改革公积金制度“助力”楼市调控,成为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