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城镇私营单位职场人士和非私营单位在职员工年平均工资分别为24556元和42452元,同比分别增长18.3%和14.3%,增幅双双超过上年水平。薪酬涨幅在扣除物价因素后,私营单位职业人员年均工资实际增长12.3%,跑赢GDP。 根据统计,分行业看,金融和IT业的工资水平仍位居各行业的前两名。
金融与IT行业工资水平高
数据显示,无论是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最高工资行业和最低工资行业都非常一致,金融业、信息产业和地质勘探等行业的工资水平为行业翘楚,而农林牧渔、住宿餐饮和社会组织这些行业的工资水平则较低。与2010年相比,行业薪资排行没发生明显变化。 2011年中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均工资为42452元,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均工资为24556元,前者是后者的1.73倍,虽较上年的1.8倍缩小,但绝对数差距继续拉大。 就同行业比较,非私营单位的职工平均工资远高于私营单位。以金融业为例,非私营单位2011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91364元,同比增长13.1%;而私营单位为28664元,同比下降6.1%,前者是后者的3.2倍。 总体来看,2011年工资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数据显示,2011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同比增长18.3%,增幅提高4.2个百分点;而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工资增速平稳,达到14.3%同比也提升了0.8个百分点。 最低工资标准助涨工资
中国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表示,2011年职工工资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其坚实基础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工资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为工资提高创造了条件。 据悉,2011年中国有24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22%。27个省份发布了2011年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提高幅度多在14%以上。 冯乃林表示,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用工成本呈现出持续大幅上升趋势。一些企业为了积极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有效解决“招工难”现象,或者为了抢占科技人才、技术工人的优势,都采取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待遇这一有效的手段。平均工资较快增长的现象,可以说是我国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的一个缩影。 冯乃林强调,2011年平均工资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工资水平的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岗位差距仍然存在,有的表现还比较突出。具体到每个个人,对工资增长的感受也不完全相同。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