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9日,我在期末考的间隙来到学校酒吧,电视上正直播的一场英超比赛:埃弗顿对曼城。比赛踢得有些乏味,最终两队以0-0平分秋色,平时人声鼎沸的酒吧只有几个和我一样忙里偷闲的英国学生。 第二天,这场即非精彩也欠嘘头的球赛上了英国报纸体育版的头条:据统计,全世界共有10亿电视观众观看了那场比赛的转播。10亿!英国6千万人口,球迷大约有1/3,有条件看付费电视直播的大概再减去2/3,这是660万,在酒吧边喝边看,还正好对这场球感兴趣的或许有50万,这才665万,再把全欧洲的球迷在那个时段看那场直播的都算上,兴许能到1千万。那么剩下的9亿9千万电视观众从哪来得呢? 答案在亚洲,在香港,在马来西亚,在新加坡,在泰国,在印度,在日韩,在中国。当时的曼城队,有中国球星孙继海占据着右后卫的绝对主力;而埃弗顿中场李铁,更是刚刚凭借一年前首发30场英超的优异表现从辽宁队永久转会,并以主力身份出场。
这场被国内媒体冠以“中国德比”的英超比赛,或许将永驻史册,成为英超历史上凭借球星魅力赚足眼球的巅峰之作。 在“中国德比”的光芒下,英超在中国的影响力疯狂飙升。曾在2003-2005年间,赞助埃弗顿胸前广告的科健手机公司,凭借中国球员李铁的曝光率,在国内一炮打响。业内人士惊呼:一伊始科健拍出的每年2百万英镑赞助费,着实让人看不懂,但凭借两个中国大字在欧洲豪门的球衣上“招摇过市”,再加上李铁在埃弗顿初期的神勇表现,科健的品牌价值马上把它在国内的竞争对手甩上了月球。科健路线,是“曲线升值”,与其花小钱赞助国内“大众化”的体育团队,还不如一鸣惊人,成为第一家赞助世界第一足球联赛的中国企业。一句话:科健的豪赌大获全胜。 另一个“花小钱,办大事”的是位于谢菲尔德的谢联队。谢联在2006年接纳了离开埃弗顿的李铁,同年从国内传来,中超联赛中的成都五牛队被谢联买断,并改名成都谢联! 这其中涉及多方的商业机密,并由于当时的谢联董事长,同时也是李铁经纪人的许洪涛,涉及巨额赌球和非法操纵裁判被查出并在国内被捕入狱,此种具体金额,尤其是英国谢菲联具体出资多少买断中超球会的资料查询更是难上加难,但从目前惨淡经营的成都谢菲联免费卖出自己一半股份“跪求”企业接纳赞助的事实不难看出,目前处在英冠联赛(英超的下一级别)中的谢菲联,根本就是个不用花钱的东家。
到了2007年,当时的中国国家队队长郑智,也从国内球会山东鲁能租借加盟当时还在英超的查尔顿。那个赛季打完,位于南伦敦的查尔顿不幸降级。但郑智凭借优异表现顺利传会,那个赛季也是在英超踢了7年的孙继海在曼城的最后一个赛季,当曼城和查尔顿相遇时,两人孙郑两人再度联手上演了一场“中国德比”。 后来郑智几经辗转,如今已经回国踢球。而英国足球中,再也没有了中国球员的身影。 在这个“零中国球员”的英超时代做记者,我也只能隔靴搔痒得把关于中国的话题抛给那些英国足球圈中的教练和所谓的专家们,结果发现得到的答案都很雷同,不是客套型的“中国13亿人,肯定有出色的苗子,要是主席向我推荐一名不错的,他在队中肯定有位置”就是批判版的“中国球员不能太闷,想在英超踢出名堂需要学好英语,积极适应英国的生活”。问着问着,我真想喊出来:“别吹牛啦,我们都知道未来几年是不可能有中国人来英超踢球了。”英国的足球联赛对非欧盟球员的“质量”要求十分苛刻:球员的国家代表队不仅需要在过去2年中,平均排名在国际足联世界排行榜的前75名之内;此外,这名球员还必需在过去2年中,为自己国家队出场超过70%以上。 中国足球早已从“抽出世界杯”的云端坠落。过去的两年,中国国家队的国际排名从来没有进过前75,这就从规则上首先扼杀了任何球员加盟英超球队的可能性。当然,如果你是“能够使英国足球从本质上收益和升华”级别的国际巨星,英足总可以为你破例,但放观目前在卡塔尔备战亚洲杯的23名国脚,谁敢说自已有此水平?而今迈步从头越。祝愿新一代的中国球员们好运。或许这正好是中国足球酝酿新一个轮回的开始。 我只希望,下一个和我一样视足球为情人的英超记者,能有比我好一些的运气。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