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设计 / 苏黎世美术馆:漫游瑞士经典艺术

苏黎世美术馆:漫游瑞士经典艺术


一个世纪前,苏黎世美术馆(Kunsthaus Zürich)在瑞士人民的期待下落成。它之所以与众不同,不仅是因为完整收藏了瑞士艺术家的作品,更因为它的成立是来自于民众和艺术家的支持,而非政府的推动。

在这座新艺术风格的建筑里,金色的装饰点缀在梁柱之间,而楼梯间的壁画格外引人瞩目,原来,它的创作者是在国际上最负盛名的瑞士画家霍德勒(Ferdinand Hodler)。他以描绘阿尔卑斯山的高山湖泊闻名,但他更喜欢以人物当做情感表达的管道,通过平行且重复的手法来强调想传达的信息。苏黎世美术馆为其专设展厅,展现他象征主义的社会写实题材画作。


跟着导览员刘贵兰一起走进展厅,听她娓娓道出百年来的馆藏故事。1920年代,第一任馆长和挪威表现主义画家蒙克(Edvard Munch)私交甚笃,因此,苏黎世美术馆收藏了大量蒙克作品,数量仅次于挪威,也是游客必看的馆藏。

刘贵兰仔细地介绍了知名瑞士艺术家,包含擅长描绘动物和风景的画家科勒(Rudolf Koller)、写实风景画家森特(Robert Zund)和擅长以日常风俗为题画家安卡(Albert Anker)、以阿尔卑斯山风景画闻名的意大利画家塞冈蒂尼(Giovanni Segantini)。此外,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富塞利(Henry Fuseli)也是瑞士出生的英国画家,他以莎士比亚文学作品为灵感进行创作。这些艺术家通过大量的绘画,将瑞士丰富的面貌优雅地呈现给观众。 

瑞士艺术家的作品之外,美术馆有相当丰富的印象派馆藏,比如梵高和马奈的名作,其中,受许多游客欢迎的是两幅莫奈的《睡莲》。

另外,“超现实主义先驱”夏加尔天马行空的画作和毕加索“粉红色时期”的绘画也是美术馆的馆藏亮点。

除了绘画,美术馆也收藏了“现代雕刻之父”罗丹早期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展现了他对人体、肌肉起伏和光影颤动的准确拿捏。被视为“镇馆之宝”的《地狱之门》就伫立在美术馆门外。

接受《华闻周刊》专访时,美术馆媒体发言人克林伯格(Björn Quellenberg)表示,目前美术馆正在进行第四次扩建,预计在2020年可将展厅空间规模扩展约两倍。

目前,美术馆主要着重于18世纪到当代的西欧艺术作品,苏黎士美术馆是收藏瑞士知名雕塑家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作品数量最多的美术馆,新馆也将会规划专属展厅呈现其作品。同时,将完整展示苏黎世实业家布尔勒(E.G. Bührle)的私人收藏品,他是法国艺术品最重要的私人收藏家之一。另外,新馆也将会展示更多印象派、立体派的知名画作。

谈到瑞士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克林伯格笑称:“没有‘典型瑞士艺术形式’,因为瑞士吸收来自周边各国的艺术潮流,所以艺术家经过融合后,重新释放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克林伯格特别提及苏黎世美术馆是瑞士最老的美术馆,是由公共资金支持的组织,约四分之三馆藏来自于私人收藏。由于和伦敦泰特美术馆(Tate Modern)及纽约现代艺术美术馆(MoMA)合作紧密,所以苏黎士美术馆在国际上拥有极佳声誉,曾被称为“世界上必访的100间博物馆之一”。



对话对话美术馆导览员刘贵兰(Michelle Liou)



Q.有沒有典型的瑞士艺术流派?

A.我觉得没有所谓的“瑞士典型艺术”,现今的艺术界非常国际化,不强调地域性。

瑞士《Bilanz》杂志每年都会评出瑞士当代最有名的10位艺术家,举凡装置艺术、行动艺术、影像艺术、抽象画、雕塑、摄影、设计皆有,他们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难以归纳成为统一的艺术流派。
即使达达主义源自于瑞士,但也是因时代背景造就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促使艺术创作走向虚无、无意义的,但那不代表是瑞士艺术的特色。

Q.从瑞士艺术史来看,瑞士的多元语言区是否影响了当代艺术流派的发展?

A.我相信瑞士的多元文化会在艺术的发展上发挥一些影响力,但从艺术史来看,瑞士不同语区和艺术创作并没有显著的必然相关,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开放的,艺术语言是共通的。
但是,不同地区特有的气候、风景和人文特质造就了许多艺术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比如圣莫里兹高山的景色造就了塞冈蒂尼的风景画、瑞士湖泊风光造就了霍德勒的阿尔卑斯山风景画。
很多瑞士艺术家到巴黎、慕尼黑、罗马、柏林、纽约等艺术重镇学习,他们受这些大都会的艺术潮流影响更多些。

Q.美术馆导览的主要任务?

A.导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展出的作品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让观众对画作本身、画家时代和艺术流派及特色有基本了解,进而让观众对本身已有的艺术史认知与理解做一个整合。
我的导览对象是来自全世界说中文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通常可依他们的喜好或要求来调整不同的导览重点。

Q.作为苏黎士美术馆的导览,会传达什么样的文化讯息给观众?

瑞士虽然很小,但有许多国际艺术家,在国际艺术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瑞士人很爱好文化,像是要盖一间美术馆,需要由全体州民投票决定。

Q.在导览工作面对观众时,最常遇到什么样的提问?

A.除了对画作本身,观众通常也对艺术家的生平和轶事感兴趣。另外,画作的价位以及是否可以买卖也是常见的提问。

对于知名的作品,如罗丹的《地狱之门》、《沉思者》和《吻》,观众会好奇为何会有不同的材质、尺寸或全世界一共有多少相同的作品等等。


Q.非欧洲游客对于瑞士艺术的理解有多深?

A.通常他们对瑞士的艺术家比较陌生,我会以同个画派的代表人物举例,说明他们的年代和画派特色。
有时候,会以实物来说明这些艺术家在瑞士艺术史上的地位,比如曾经出现在瑞士纸钞上的艺术家霍德勒和他的作品。

Q.导览工作的特殊经验分享?

A.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因为我是这个专业背景,这是我对梦想的追求,也是给父母的交代。我常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瑞士艺术的最新信息,分享给对文化艺术有兴趣的朋友。
导览工作会认识很多人,有时候来自中国企业的经理人来瑞士受训,公司会安排文化活动,在导览介绍时会发现很多人对艺术的了解很深,在过程中可以有许多深度交流,很有意义。


Q.个人对瑞士是否有文化认同感?

A.我在瑞士住了二十几年,也入籍变瑞士人,对瑞士文化有深层了解,当然对瑞士文化有认同感。
比如每年的国际艺术盛事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吸引全世界爱好艺术、收藏艺术的观众和买家们齐聚瑞士,我们也觉得与有荣焉。
在瑞士有许多艺术俱乐部(Artclub),我参加了卢塞恩美术馆的艺术俱乐部,会员们以年费大力赞助美术馆的展览,我觉得这样支持文化的方式很有意义。
另外,艺术俱乐部也会举办活动,让我们有机会认识瑞士的本土艺术家,同时更了解他们的作品。



苏黎世美术馆

地址 :Kunsthaus Zürich Heimplatz 1, CH–8001 Zurich

网站:www.kunsthaus.ch

开放时间:周二至日10点至18点 ;周三、四延长至20点

----------------------------------------------------------------------------------------------------------------


本文出自《华闻周刊》第207期精装杂志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最新加入

最新评论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twitter上有个人说去年十月美国已经有疫情了。https://twitter.com/_fuckyournorm/status/1241029757761982464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7:02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人在温哥华》报道称“死亡人数逼近9万 美卫生部长开始甩锅有色人种”https://info.vanpeople.com/?action-viewnews-catid-50-itemid-1075907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55
dengbao20190516_126_com: Infotagion媒体写了一篇关于“事实检查:COVID-19是由美国军事实验室制造的吗?”大家来看看吧https://infotagion.com/factcheck-was-covid-19-created-by-a-us-military-lab/ 查看原文 06月12日 16:47
amp13319216570_163_com: dfewfew 查看原文 04月17日 16:50
amp13319216570_163_com: 大国风范qqq 查看原文 04月16日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