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采访完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天注定》四位主演姜武、赵涛、王宝强和罗蓝山之后,我进一步体会到电影中存在的“误读”艺术。“误读”不仅存在于电影与观众之间,也存在于导演和演员之间。
电影中冷酷无情的杀手三儿,春节时他回到农村老家和妻子儿子团聚,枪一直放在怀兜。除夕的晚上,和儿子走在乡间小道上,对岸烟花绽放,这边漆黑一片。儿子兴奋地看着烟花不肯离去,三儿问:“你想看吗?“于是,他从怀兜里掏出手枪,在烟花鞭炮声的掩饰下,朝天放了一枪。
作为一个观众,这个瞬间我看到了人心压抑的瞬间释放,他心中藏着太多秘密,用这一枪,在最纯真无邪的孩子面前,在最安全的烟花的掩饰下,释放出来。
在采访演员王宝强时,他的理解与我截然不同,他觉得这是一种父爱的体现方式。三儿回到故乡过年,什么也没给孩子买。当看到孩子望向烟花时的兴奋表情,他宁愿冒那么大的风险,拿枪为孩子“放烟花”。
而导演贾樟柯怎么解读这场戏呢?“王宝强的解读是最直接的,但一个镜头都是多意的 。烟花灿烂看起来是一个繁华的时代,但这个大时代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凄凉,将枪响的花火融入烟花中,是个人心酸的处境。”
导演、演员、观众,完全不同的读解。王宝强的理解符合他朴实善良的本质,可这不妨碍他作为一个好演员诠释导演的立意,不妨碍观众对电影的延伸理解。
第三个故事,做 “小三儿”的赵涛饰演的小玉被“正房”找到,打了一顿。她嘴角流着血,拖着伤腿,躲进路边的面包车。面包车里坐者一个漂亮的灵蛇姑娘,脚边全是蛇。
演员赵涛说,她并不知道这个场景是这样的,当她跑进去时,被吓了一跳。她觉得这一幕是超现实的。
贾樟柯导演说,这是若干年前他在浙江慈溪的旷野中看到的。收两块钱,一个女孩子穿的比较暴露坐在蛇里面,让观众去看。他对这一幕一直很难忘。于是用进了电影里。
然后,也有了观众各种对影片中“蛇”的解读。
小辉喜欢的姑娘是个“小姐”,还有一个女儿。当姑娘说,你养我们娘俩,我跟你走时,他退却了。
我问19岁演员罗蓝山:“如果现实生活中的你遇到了‘莲蓉’,会放弃吗?”他很肯定地回答我:“不会,我觉得爱情是要爱一个人的全部,包括她的过去。”
可电影中的小辉只是因为她的过去而退却吗?我觉得不仅如此,是因为他无法许她一个未来,无法带她摆脱现在的处境,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19岁的罗蓝山怎能体会爱情的无力?
罗蓝山说,小辉的自杀太极端了,他太倒霉了没有一件事顺利。是的,他是挺倒霉的,但,这足以让他纵身一跳吗?
有人告诉过我一个故事。养鸡场里的鸡从小被关在笼子里,等着长大,然后去“送死”。鸡知道自己的命运,绝望得会蹦跳自杀。所以养鸡场的主人总会放几只鸡在它们笼子外面自由活动,让它们看到希望,活着就有希望。防止它们自杀。
这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而小辉的死,是因为他看不到希望了。在他的周围,朋友、喜欢的女孩,每一个人,都像是笼子里的鸡。所以,他不想再继续活了。至少,我是这么解读的。
也有导演、演员、观众共鸣的时候。姜武饰演的大海将猎枪对准抽马的马夫,一枪毙命。姜武告诉我,“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时,放到这里,全场掌声响起,我想观众理解的,和我理解的是一样的。”
贾樟柯说:“电影好玩的地方就是他能激起不同声音的理解。”演员表演他们理解中的人物,观众解读成自己的样子,导演用蒙太奇在中间搭了一座桥,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此。这也不能算是误读,更像导演、演员和观众一起完成的艺术。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