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访者简介:
Paul Drinkhall(图左)和Joanna Drinkhall(图右)是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也是英格兰顶尖的职业乒乓球选手。据国际乒联排名榜(ITTF World Ranking list),Joanna Drinkhall目前在英格兰乒乓球女单选手中排名第一;Paul Drinkhall自2008年3月至2013年底,在英格兰乒乓球男单选手中排名第一,2014年1月至今,排名第二。最近,Paul赢得了2014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西班牙公开赛的男单冠军,成为近18年来首位在国际乒联世界职业巡回赛中赢得单打冠军的英国人。Paul Drinkhall和Joanna Drinkhall还曾代表英格兰国家乒乓球队出战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
“我希望自己变得有钱,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英格兰顶尖的职业乒乓球选手Paul Drinkhall在其个人官方主页上这样描述自己质朴的人生愿望。但令人唏嘘的是,虽然乒乓球这项运动最早发源于英国,目前它作为业余休闲运动也依然在英格兰民间社会中流行,但在职业运动的层面,它却备受冷遇,职业乒乓球选手在这里的生存发展环境更不容乐观。
作为英格兰职业乒乓球选手,Paul Drinkhall和Joanna Drinkhall对个中的冷暖有深刻的体会,在接受《华闻周刊》采访时,他们谈到了在英格兰从事这项运动的无奈与哀愁,也谈到了其间的快乐与坚持。
《华闻周刊》:作为英格兰职业乒乓球领域的顶尖选手,你们最早是如何接触到乒乓球这项运动的?是谁引领你们入门的?
Paul:最早是我父母教会我打乒乓球的,那时候我7岁。刚开始,我主要是把它当成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觉得它好玩。那时候,我经常和我的哥哥一起对打、练习。
Joanna:我也是7岁开始打乒乓球的,当时我读小学,热爱的运动很多,不仅打乒乓球,也打网球等等。一开始喜欢上乒乓球,主要是觉得它有意思。后来我在学校里遇到了我的第一个教练Tony,他认为我打乒乓球的球感很好,于是开始越来越多地培养我。

《华闻周刊》:从最初的单纯觉得“好玩”,到后来将其作为一种职业,你们在做出这个选择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或者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Paul:主要是我自己的选择,当然我哥哥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选择了当一名职业的乒乓球选手,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鼓舞。在进入职业乒乓球领域的最初阶段,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教会我打乒乓球,还为我购置了所需的一系列装备,并对我进行了一些指导。之后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中国教练刘嘉诒。
Joanna:我12岁的时候进入了位于诺丁汉的全国乒乓球学院,这是我走向职业乒乓球生涯的关键一步。在那里的4年,我接受了英格兰国家队教练的专业训练,并经常去世界各地参加国际性的比赛,球技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幸的是,到我16岁的时候,这个乒乓球学院因为资金不够来维持运营而关闭了,后来我只好去德国发展,在柏林待了两年,为那里的乒乓球俱乐部打球。到我18岁的时候,为了准备伦敦奥运会的比赛,我回到了英格兰,在谢菲尔德的基地训练。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了很多重要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关键,所以我很难说出是哪一个最重要。
《华闻周刊》:Paul提到中国教练刘嘉诒对你的影响最大,那么你从他那里学到了什么?他的执教风格是什么?据报道,每次你从中国回来后,在球技和风格上都会有很大的改变,在那里具体发生了什么,使得你在短时间之内能够有如此大的改变?
Paul:我们英格兰的乒乓球选手一直以来比较偏欧美风格,通过刘嘉诒教练的指导,我将中国的乒乓球风格带到了英格兰。我曾多次去中国,在那里我得到了很多与中国的选手练习、切磋的机会,对我的球技进步帮助很大,他们也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想法。
《华闻周刊》:你觉得和英国的训练体系、方法相比,中国对乒乓球选手的训练方法和体系有何不同?
Paul:中国和英国在乒乓球选手的训练方面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中国,作为一名职业乒乓球选手你有条件每天都进行长时间的训练,而在英格兰,我们没有这样的条件和资源,大部分乒乓球选手都很难保证自己能够每天都进行这样的全天训练。放眼看去,在全英格兰,可能只有一、两名最顶尖的选手能基本保证获得充足的训练时间;此外,在中国还可能有20多个高水平的选手、两三个教练陪你一起练习,但在英格兰,做不到这一点。
《华闻周刊》:乒乓球这项运动最早诞生于英格兰,它一度也是英格兰的上流社会中极为流行的运动。但到了当今的英格兰,这种情况是不是已经发生了变化?它在英格兰仍然流行吗?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
Paul:乒乓球现在在英格兰依然很流行,不过不是在职业运动的层面,而只是作为一种业余的草根休闲运动。在这里,人们经常在户外玩乒乓球,并将其作为一种有趣的休闲运动,但职业的乒乓球运动受关注少,比较冷门、边缘化。
《华闻周刊》:在Paul的个人官网上,我看到一个有趣的信息,你说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变得有钱,并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你觉得当一名职业乒乓球选手是不是实现这个理想的好途径?你和Joanna都是全职在打乒乓球,这种情况在英格兰是普遍的吗?在英格兰的职业乒乓球选手中,有多少是全职的?
Paul:我想(通过当职业乒乓球选手来实现我的人生梦想)还是可能的。如果我能在大规模的、重要的赛事上获得好成绩、赢得奖牌,就能进一步提高我的身价,相信最终能够实现我的这个目标。
收入构成方面,全职的选手大部分收入来自于从俱乐部领取的薪酬,比如我在德国的乒乓球俱乐部打球,就有一部分薪水来自这个俱乐部。同时还有一个收入来自商业赞助商;当然,英格兰全职的乒乓球选手并不多,可能只有排名前三的选手是全职的,其他大部分的选手都有其他的工作,并通过其他工作来赚钱维生。
《华闻周刊》:在中国,乒乓球运动作为“国球”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等各方面的大量支持,在英格兰的情况如何?作为职业运动的乒乓球行业,它的资金来自哪里?它是通过何种机制来解决其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和资源问题的?作为职业的乒乓球选手,最艰难的地方是什么?
Paul:乒乓球这个运动,现在从英国政府那里获得的支持很少。要将打乒乓球作为职业并坚持下来,在很多时候要靠个人的努力,比如前面提到的,在你赢得了一些重大比赛后,有机会获得一些商业赞助,这样就能够维持事业发展和生活。
作为一个英格兰的职业乒乓球选手,最难的地方是我们总是需要到别的国家去训练,比如去中国、德国,因为你在英格兰很难找到高水平的、可以和你对练的选手,留在这里你就得不到好的锻炼。因为这种情况,你需要不断地去适应新环境,不像比如德国的选手,他们可以一直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练习,这对他们来说是很有益的。
Joanna:因为我目前在法国的一个俱乐部打球,所以也需要经常在英国和法国之间旅行。很多人都只看见我们打比赛时的辛劳,但它其实只占我们实际训练时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的10-15%。
不过,与大量的训练比起来,更难的部分是经济与资源上的。对职业乒乓球选手的发展来说,英格兰的环境并不是太好。在备战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有机会在谢菲尔德的基地训练,那里为我们提供了训练所需的设施,还配有心理辅导员。但在奥运会之后,我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训练所需的一切了,大家只好到德国去训练。
我的两个队友现在就长期在德国生活、训练和发展,我想这并不是一个好事。一个运动员只能去国外发展才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样的环境你能说它好吗?还有,大量的顶尖的选手不得不到国外去训练,对我们的年轻选手来说也很不利,因为他们失去了向这些顶尖选手学习观摩的机会。
目前在欧洲国家中,德国的乒乓球发展环境最好,那里有很好的联赛机制和行业结构,有很多世界高水平的选手在那里生活、训练和发展,这对德国的年轻一代球员来说是极为珍贵的资源,他们有机会在德国接触到世界顶尖的选手,并得到训练和学习的机会。所以,这个方面是我们英格兰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希望在未来这种情况能有所改变。
据我所知,目前英格兰乒乓球协会(The English Table Tennis Association)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它正打算在英格兰建一个乒乓球的训练基地,地点可能会选在Milton Keynes,这样我们的选手在重大的比赛前,就不必跑到国外去训练了。
我想,要实现根本性的转变,首先还是要让职业乒乓球运动获得更多的媒体关注和报道。事实上,在英国有很多民众在玩乒乓球,但人们并没有有意识地将它提高到职业运动的高度,这是我们要努力去改变的状况。我们不仅要让英国的电视媒体和互联网更多地关注乒乓球运动,更要让乒乓球作为一种职业运动来被推广开来,要让我们的民众知道乒乓球不仅是一种在当地的公园中“随便玩玩”的休闲活动,同样也是一种需要专业技能的职业运动。

《华闻周刊》:在你们获得的一系列成就中,哪一个对你们个人的意义最大?其中最难获得的奖牌,是哪一个?
Paul:2014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西班牙公开赛的男单冠军对我意义最大也最难获得。在比赛上,我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强劲对手,加上在比赛前我受了伤,所以赢得很艰难。
Joanna:我赢得了今年的英格兰全国乒乓球成人比赛(English Senior National Table Tennis)的女子冠军,这对我意义很大。在此之前,我曾在2009年的英联邦运动会(Commonwealth Games)的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女子双打铜牌,在2010年的英联邦运动会中获得混双铜牌,这两个比赛很艰难,竞争激烈,压力也很大。
《华闻周刊》:你们两人都需要花大量时间来训练,那么你们在去年结婚之后,是如何来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的?作为职业乒乓球选手,有时候需要承受很多压力,你们是如何在对方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鼓励和支持对方的?
Paul:Joanna对我的工作很理解和支持,我们都是职业的乒乓球选手,所以能理解对方为了要保持顶尖选手的水准需要付出什么,所以会尽量去寻求平衡。到目前为止,我们处理得很好。在休息时,我们会一起去看电影、旅游,也经常一起去逛街,尽量多地去接触外面的世界。平时,我们在家很少讨论乒乓球,努力不让其侵入自己的私人生活。
Joanna:因为我们做的事情非常相似,所以能够了解对方面临的处境和感受。一般来说,我们回家后几乎不谈也不去想乒乓球,但当有一方在事业上遇到挫折或困难的时候,我们会一起来交流,另一方会去当一个好的倾听者。
《华闻周刊》:作为职业的乒乓球选手,你的最终职业目标是什么?如果有一天你退役了,你打算做什么?
Paul:我的目标是赢得更多重要的奖牌,比如欧洲大型比赛、世界竞标赛的冠军等等。我退役后,还会继续从事与乒乓球有关的职业,比如担任乒乓球教练,分享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运用我与中国同行之间的联系,将先进的经验带回英格兰。
Joanna:我未来还将继续参加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希望能在欧洲的重要比赛中获得奖牌。作为一个女性,在结婚后我需要考虑什么时候生孩子的问题,我会尽快将其放到日程上,争取在生完孩子之后重返赛场。
在退役之后,我可能会担任教练。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接受训练19年。在这19年中,我学到了很多,未来我可以将其与其他人分享。英格兰有很多选手尚没有机会去别国学习,我可以与他们分享我在世界各国学到的东西,这些都很有价值。
《华闻周刊》:你们刚才提到小时候喜欢上乒乓球是因为它有趣、好玩,那么在它成为了你们的职业后,你们是否依然觉得它有趣呢?现在你们是否还享受打乒乓球的过程?
Paul:是的,我现在依然觉得它有趣。你整天都和它在一起,如果不享受它,不觉得它有趣,不可能坚持得下来。
Joanna:在你人生的不同阶段,“享受”(Enjoyment)一词可能也会有不同的含义:当我年幼的时候,打乒乓球主要是为了享受其作为一种休闲运动有趣的方面;当我长大之后,对自己有了更多的期待,也要不断地让自己的球技保持在高水平上,这时候的“享受”,则来自于不断让这些期待和目标实现的过程。
的确,现在打乒乓球更多地成为了一份“工作”,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很享受它,因为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工作。因为我热爱乒乓球,这份工作能让我有大量的时间来接触它,同时还能到处旅行。总之,这是一份需要激情的工作,没有激情,你就做不好它,所以你必须学会去享受它,才能保持这份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