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这首歌,在2010年曾经风靡过大街小巷,成为那些70后、80后的半老男孩们,皱着小眉头一边缅怀青春一边把妹的最佳主题曲,也开创了中国的微电影时代,创下了当时3300万点击率(目前光是优酷网就已经超过8800万点击率),它就是《老男孩》。时隔将近5年,“筷子兄弟”终于将这个品牌延伸到了大电影领域,电影《老男孩之过江猛龙》将在7月上映,不知道是否又会掀起一波青春的感动、生活的隐痛。
《老男孩》变成大电影其实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时隔5年才出现。肖央,这个脚踏在70后和80后线上的轻熟男,在当年并没有乘胜追击的欲望,肖央对《华闻周刊》的记者说:“《老男孩》上线之后的轰动是我始料不及的,在那之后很多电影制片人和电影公司找过来,他们有商业嗅觉,想趁热打铁,立刻把老男孩这个短片做成一个电影,但当时我觉得做不好。短片我都是第一次做,想表达的东西在短片里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已经表达完了,扩充为长篇电影我一点冲动都没有。我很担心那个状态做这件急功近利的事不太好,所以就没做。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酝酿,我要拍一部长篇电影。”
他觉得自己当时欠缺的是两方面, “第一是我要有更新的对生活的体会。第二是我要解决从短片到长片的技术问题。从编剧到控制更大的场面,把电影世界拉大。所以这5年里,自己一直在恶补。很少有人第一次做长片就被这样关注。”
他曾一直说,希望能坚持探索着小人物的故事,拨动生活中的细小情感。而一夜成名是否给他体验小人物的心理带来障碍?面对这个问题,他对记者说:“王朔说过,不是每天在市井中的生活才是生活。5年前我突然变成明星,接踵而来的经历和事都是难得的体验,周围的人对我态度的变化,揣摩起来非常有意思。”
继2011年的《赢家》和《父亲》后,肖央没有再拍摄微电影,尽管大家对他的期待很高,可他仍是那句话,不愿意做急功近利的事。“我拍微电影从来不是当一个活儿,太商业的东西和原来我拍广告差不多,我不想打筷子兄弟的名字出去博眼球,不是我想做的东西我就不做。”
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与微电影没有延续的关系,肖央形容它就像机器猫的影院版,虽然还是肖大宝和王小帅两个人物,但是全新的故事。他这样解释《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这个名字:“它有一种复古的感觉,和老男孩是搭调的,但是他们的气质是不同的,老男孩朴实幽默小人物,而猛龙过江是属于英雄、强势,这两个词有一种化学反应,是不太可能的状况,电影里交待也是两个小人物完成一件非常不可能的事。”
这部电影远赴纽约拍摄,有很多动作场面,想象力比原来的微电影故事更丰富,更幽默,肖央补了一句:“是非常严肃的幽默。”
尽管曾经的微电影曾创下辉煌的点击率,但面对院线的票房,肖央并没有十足把握。“《老男孩》是中国第一部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品牌,它在互联网上有那么多点击率,但是多少点击率能转化为票房,各方都拭目以待,从传统的角度来讲,它并不具有优势,没有大制作,没有明星阵容,只有一个带有争议的互联网的色彩。”目前,电影宣传的预热已经开始,宣传曲《小苹果》带着电音和80年代迪士高音乐的“土气”幽默席卷而来,他们特地请来了《江南Style》鸟叔的御用编舞和韩国明星来打造这首MV,计划开展快闪活动。肖央说,这都是大片开始之前的暖场,真正的大片序幕,7月份拉开。
肖央 简介:
筷子兄弟组合成员,1980年4月7日出生,导演、演员、歌手,被誉为“中国商业电影的新希望”。200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影视广告导演专业。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职业的广告导演,其间拍摄出多部在业内很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圈内公认的新锐导演。
他是中国年轻一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微电影时代的开启人”。他与搭档王太利自编自导自演的《老男孩》、《赢家》、《父亲》等网络电影,获得无数好评,是中国微电影领域的代表作品。目前,由他执导的大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将在今年7月上映。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