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加上全球经济下滑风险加剧,困扰环球市场,投资者均盼全球央行能联手稳定市场。英国《金融时报》6月4日披露,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最近数周一直大举抛售欧元以支撑本国货币,加剧欧元跌势。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强调,中国将继续投资欧债等资产,以支持欧元区,但路透社引述3名消息人士称,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已开始研究希腊一旦退出欧元区的应对方案。 据《中国日报》(China Daily)网站6月5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草拟希腊退出欧元区情况下的应对方案。 中国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透露,政府正在制定最坏情境下的应对方案,即希腊在今年晚些时候退出欧元区。 报道还援引另外一名要求匿名的资深经济学家的话称,政府正在制定一个方案,以缓冲这一事件可能对汇率、资本流动及其外贸带来的影响。 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财政部和商务部均参与制定应对方案。
新兴国家抛售欧元中国态度微妙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显着放缓,资金纷纷撤出新兴市场,许多新兴国家的中央银行最近都大举抛售欧元,以支撑面临下跌压力的本国货币,例如韩国最近就动用了70多亿美元力撑韩圜,印度、印尼和菲律宾等国央行也出手干预汇市。 上月欧元兑美元跌幅约7%,是9个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主因是希腊退出欧元区风险上升,投资者纷纷抛售欧元资产所致。外汇交易员称,央行成了欧元的最大卖家之一,一反惯常趁欧元下跌时大手买入,以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的策略。 美银美林的分析师指出,交易纪录显示,5月各国央行出售欧元的速度快得非比寻常,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也在沽欧元。 传统上,新兴经济体出口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计价,以致他们的央行持有美元比例向来偏高,因此新兴经济体的央行,向来都是购入欧元的大户,盼能降低美元在总体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但花旗分析师直言,“近期欧元前景堪忧,已大削各国央行对欧元的热情”。 周小川在接受中国《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欧债危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许多政策刺激措施都只属暂时性,前景取决于财困国能否通过结构改革重获竞争力、能否通过推动经济增长实现财政可持续,还有银行体系能否摆脱各种拖累而扩大信贷,然而欧元区财政紧缩、经济下滑、银行放贷能力下降的“三连环恶性循环”困局尚未破解,实现上述目标并不容易。周小川:继续投资欧债 周小川表示,中国将继续投资欧债和欧洲其他基建发展项目,前提是要确保这些国家落实改革。 不过路透社却引述3名消息人士称,中国政府已下令研究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应对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加强监管跨境资金流动,以及推出进一步稳定经济的措施等。 消息人士透露,随着6月初欧元兑美元急跌,以及希腊“脱欧”危机加深,中国政府高层已召集多个相关部门,包括发改委、人民银行、中银监、外管局、商务部等,连同几位具全球视野的经济学家商讨。 消息人士说﹕“这非常紧急,中央政府要求每部门都要分析应对希腊脱欧的措施,并尽快提出各自的方案建议。”香港一位中资银行研究主管也透露,目前各银行每天都要提供一份全球金融市场的动态简报,供政府有关部门参考。
![]() | ![]() | 今日华闻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ihuawen.com 2010-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