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1月12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企业发展报告2013》称,在约束经济增长的制度改革之前,结构性失衡问题仍将长期存在,预期中国长期经济增速将放缓。其中,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稳定发展的最大风险之一。 该报告称,中国经济目前或已告别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到一个次高速增长阶段。但目前,中国经济存在内外结构失衡、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等深层次问题。 尽管如此,报告认为,依然应该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报告预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8%左右。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估计,在2013年,随着内需的增长,特别是投资的增长以及刺激政策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增速将回升至8.25%。 但报告也提醒,2012年发达国家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的影响复杂而深远,中国必须高度关注输入型通胀的问题。 另根据国际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驻上海亚洲地区董事长欧高敦(Gordon Orr)对2013年中国的预测,中国的肉类产品价格在2013年至少翻一番。产能过剩需警惕 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12日警告,当下内地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如任其发展,将会引起系统性风险甚至经济危机。他称,近些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而且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李伟称,最近几年,不仅传统产业过剩,如钢铁、水泥等,而且部分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产能过剩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各地区产业高度同质化,恶性竞争,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甚至有发生系统性经济风险、经济危机的可能。”李伟警告。寒冬推高通胀 另据报道,寒冬推高内地通胀,上个月内地的通胀率连续第二个月上涨,这是近30年来中国最寒冷的一个冬天。不过,经济学家们认为,近期物价将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国家统计局说,去年12月份的消费者价格 指数同比涨幅从11月份的2%上升至2.5%,高于市场预期的2.3%,使全年通胀率达到2.6%。由于天气寒冷,交通运输困难,12月蔬菜价格环比上涨了17.5%。经济学家们说,通货膨胀仍处于可控范围。 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12日指出,现在货币政策的基调定为稳健,货币与社会融资的增速仍会保持2012年的水平,另外通胀是目前经济最大的风险,控制通胀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猪肉鸡肉价格翻番 在《麦肯锡季刊》(McKinsey Quarterly)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欧高敦说,中国国内食品供应紧张,猪肉供应若受到冲击可能很容易会推高价格。中国猪肉消费量为全球产量的一半。 他说,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建立一个更完善的食品供应链,但这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 澳新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以及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均认为,中国的通胀压力在数月的下行后又开始出现上升的趋势,由于春节将至,通胀压力在短期内仍然难以明显下降。 刘利刚分析说,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中国食品价格近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扬,受到蔬菜以及肉类价格上涨的影响,中国整体食品价格指数开始逼近历史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