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的一位高级官员本周表示,随着全球经济朝着一个多货币金融结构方向转型,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央行纷纷买进黄金。 随着全球经济呈现复苏,市场流动性将有所增强,预计通胀与避险将成为2013年影响金价的主要因素。 世界黄金协会负责政府事务的主管Natalie Dempster近日表示,这一新的购买趋势在新兴市场央行中全面掀起。该协会发布一份报告,阐述黄金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 世界黄金协会的报告称,美国和欧盟(European Union)货币的稳定性仍是个未知数,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有望崛起成为国际货币,这两个因素将拉动黄金的需求。 该协会在一份声明中称,全球将迎来一段不确定时期,央行将进行不同储备货币间的转换,由于对全球货币安排的总体实力持怀疑态度,全球央行的资产管理人对黄金的兴趣可能会有所提升。 Dempster称,考虑到当前的利率偏低,新兴市场央行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未来将在储备中累积更多黄金。 她表示,新兴市场央行应该已经进行了战略性的资产配置,黄金(在总储备中的)比重应该在2%-8%;黄金在中国央行官方储备中约占1.7%。 相比之下,发达经济体持有的黄金在其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要高得多。 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黄金在其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分别为75%、71%、71%和16%。在俄罗斯、印度和日本,黄金储备的比重分别占到 8.7%、9.2%和2.9%。 Dempster认为,就新兴经济体而言,黄金储备规模及其作为储备资产的地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兴市场央行购买黄金的趋势在过去一年中持续。 在全球关键地区宏观经济环境低迷的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地位以及对冲通胀风险的作用开始显现出来。她说,欧洲看似不大可能迅速走出衰退,在可预见的未来,经济增速仍可能很低。 中国外汇管理局2009年4月份曾披露过中国的黄金储备,达到1,054吨,但此后,中国未曾公布过更新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