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度假是每一个人都渴望的休闲方式。然而,对于旅英华人来说,如何利用每年5个星期的年假却可能成为难题。
(本报特约记者:亦川)
读书的时候是“有闲没钱”;工作之后是“没闲有(没)钱”。而且,最重要的是,需要花多少时间回中国探亲?是否跟旅游有冲突?有没有可能兼顾?就这些话题,《华闻周刊》对几位英国华人做了调查。
回国是种负担吗?
如何合理安排年假确实是个难题。
小杨是一位公务员。她一般每年也会至少挤出两个星期的时间回国探亲,“这个过程是战略性的计划”。原来,她会选择利用中国春节的时机回国,这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见到所有的亲人。
尽管如此,她坦言,在中国的时候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亲戚朋友们纷纷询问关于婚姻、生子、工作等等细节。“甚至退休计划”,她戏称,这有时候令小杨受不了。所以,她并不把回国探亲当作一次假期,两个星期已经是她能够承受的最长时间。
周先生在一家英国公司做IT方面的工作。他每年5个星期的假期是这样安排的:两周回国,其余的时间尽量用来旅游。他这几年的经验是,除非朋友一起旅游安排得比较多,不然跟中国的冲突不是太多。
100%旅游度假
轻松的上班族,年假全部用来休闲旅游。
小米在一家英国公司有一年的合同。由于时间相对短暂,所以度假对她来说只意味着出去旅游,尤其是去欧洲。“父母也希望我能够利用这段时间在英国和欧洲多走走看看,所以我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旅游上了,没有回国探亲。”
虽然小米有时候也很想家,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听到父母回老家跟家人一起贴春联吃年夜饭的时候—但是毕竟在英国的时间不多了,也没多少遗憾。她从小就住校,上大学也是一个人在很远的城市,所以一个人在异地的生活还是蛮适应的。两难局面
对于家乡在不同城市的夫妻,回国度假可谓痛苦。
住在伦敦的王女士和邹先生目前基本上每两年回一次国,每次回去差不多会把年假用完。因为回国需要两地折腾,必须得回去至少20天才安排得过来。王女士夫妇面对这个问题也很无奈,只能认命,什么环境什么选择。
选择过程中最棘手或者最难以割舍的因素有哪些,觉得一年到头没有真正的休息,回家了见亲戚、公婆,很难真正放松下来,回国也没时间出去玩,天天在家陪家人,要不就是不停和亲戚吃饭,有时候压力也蛮大的。
王女士说,如果有时需要一年回去一次,就会两难。唯一的办法就是两年回国一次。王女士也有一些朋友,夫妻两人来自同一个城市,每次回国就2周左右,剩下的假期就自己安排了。 可以兼顾
经过详细计划,探亲和度假也可以安排得相对完美。
程女士在一家媒体供职,她每年的度假也是需要小心安排,大约一半的时间回国探亲,另一半去各国游览。她觉得,回国探亲是一种责任,是无法逃避的。而休闲旅游也是放松心情的必需品。
与此同时,在安排假期的时候程女士有一些小窍门。比如,有时候她会加班加点提前做好一、两个星期的工作内容,这样可以做到在休假的同时不浪费年假。另外,她也会充分利用周末和银行假期(bank holiday)等等法定假日,这样也可以做到省假。
尽量省下假期的程女士,回国探亲的时间就可以有三周甚至4周的长度。这样,她也有时间在国内的一些景区短期游览,既照顾到家人,也满足了旅行的需求,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式。
周先生觉得,从一方面来看,只要计划好,回国探亲和回国度假是可以兼顾的;但是换个角度考虑,回中国的时候就不会有时间在国内旅游,这也有些不得已。
度假方式
华人更倾向于跟团旅行还是自助?
除去回国探亲,公务员小杨每年纯度假的时间不长,她一般会利用周末的时间,跟男朋友一起在英国境内四处游玩或者购物。尽管去欧洲旅行可以比较廉价,但是由于办签证的麻烦,她很少选择出境游,“英国还有很多地方我没去过呢”。
谈到旅游时的选择,在一家英国公司做IT的周先生认为最麻烦的可能是计划。回中国需要提前买票,兼顾家人的时间、自己工作的安排,女朋友的时间等等因素。而因为自助去外国游也需要花时间做好详细的计划,还要跟女朋友或者同去的朋友们协调统一时间和很多细节,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在英国工作一年的小米去申根区旅游有时是自己一个人去,有时是跟朋友一道。她都是选择自助游的方式,有好几个国家都是一个人背包去的。可能有人觉得报旅行团一次多看一些国家是最方便的方式,毕竟计划自助游费时费心,要准备厚厚的攻略。
一开始,小米也觉得累,但是出去几次之后反而觉得这是旅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开始陶醉于这个过程。“一个人旅行听起来似乎很孤独,但其实真正走在路上,就会发现有好多跟自己一样的背包客。虽然大家的年龄和国籍都不同,但是经常会认识很多非常有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