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人们在劳累了一年之后,除了做一些传统的美味佳肴犒劳一下自己及家人,更要新衣新裤,拜神祈福,祈求来年顺意吉祥,幸福安康。而中国之大,地域之广,更是让人们在美好意愿相同的情况下,以自己独有的地方特色庆祝着新春的到来。 2013年1月7日,星期一,在英国华文教育交流研究会与伦敦查宁阁图书馆联合举办的——中国春节习俗交流研讨会上,来自台湾,香港和大陆的华人老师和朋友们欢聚一堂,畅谈自己家乡在庆祝新年时特有的传统习俗和趣闻,透过各自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共同分享家乡那浓浓的节日气氛。 在台湾的闽南客家村,人们庆祝新年时是要拜床,拜井祈求安康的;同时萝卜又名“菜头”,台语发音类似:“彩头”,所以春节必吃萝卜。做生意的人则在二月初二做“头牙”宴请伙计,同年的十二月十六日做“尾牙”再次宴请伙计,并吃 “润饼”,祈求来年事业顺境,生意兴隆。来自香港的朋友饶有趣味的和大家分享了广东地区特受重视的新年烧头柱香及拜土地公仪式。北京的老师说起了“腊八蒜”由来与制作,年三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煮饺子过新年的温馨与融合。 当说到台陆同俗时大家更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换着记忆:初一拜新年,元宵吃汤圆;初二嫁女回娘家,大礼双数意头佳;压岁钱,新衣帽,初一新春拜大年。 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春节习俗交流活动上,大家不仅分享了两岸三地华人在庆祝中国新春佳节习俗上的异同,主导老师更与与会者分享了春节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大家利用这儿有限的材料,学习制作灯笼,鞭炮,剪纸等传统的中国手工艺,以期把春节这个文化习俗更好的融合到华文教学当中。 参加的老师表示:“中国春节文化习俗分享再一次让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同时也抚慰异乡异客的流落感”。“主导老师倾囊相授教学心得,激励出更多的创意,对春节的文化教学将有所助益”,期望类似活动再次举办。